科學普及
|
科普文章
茶葉是人們所熟悉和喜愛的飲品,至今已經(jīng)有久遠的歷史,最早有記錄的茶葉可追溯到公元2世紀,歷史上一直有著神農(nóng)發(fā)現(xiàn)的茶葉說法,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中就有過記載:“神農(nóng)嘗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而解之”這里的“荼”就是指的古代的茶。常用的茶葉主要為喬木或灌木,如今我們?nèi)粘o嬘玫牟枞~都可以進行人工栽培。 然而在云南的雪山之巔,生長著一種神秘的“茶”,它只在高寒的山區(qū)生長,既不是茶樹,也不能人工栽培,他是上帝栽培的茶,他有一個美麗的名字:“雪茶”。 雪茶可分為兩類,顏色雪白,形似空心的草芽的被稱為白雪茶或雪茶(Thamnolia Ach. ex Schaer.);另一類則顏色艷黃,長枝條狀,這一類被稱為紅雪茶(Lethariella (Motyka) Krog),它們都不是植物,而是由藻類與真菌互惠共生而形成的地衣,也被稱作地衣型真菌,在系統(tǒng)分類學中屬于真菌界,子囊菌門。 其中,白雪茶有兩個種,雪地茶和地茶,云南民間所使用的雪茶一般為這兩個種的混雜,這兩個種形態(tài)特征較為相似,生長在海拔約4500米的高山草甸或巖面薄土。具有生津止渴、清熱解毒、平肝降火、滋陰潤肺降壓等藥用價值。早在《本草綱目拾遺》中對雪茶就有所記載:“出滇南,色白,久則微黃,以盞烹瀹,清香迥勝。” 1.雪地茶,又名太白茶(別名:石白茶、太白針),學名為Thamnolia subuliformis (Ehrh.) W.L. Culb. 其主要特征為:地衣體枝狀,直立或半直立,單生或稠密叢生,地衣體管狀,中空;表面灰白色至乳白色,平滑,無光澤。主要化學成分為鱗片衣酸、羊角衣酸,多糖。
2. 地茶,又名雪茶(別名:太白茶、石白茶、太白針、太白菜、蛔樣地衣),學名Thamnolia vermicularis(Sw.)Ach. ex Schaer. 其主要特征與雪地茶相似,不同于主要化學成分是地茶酸。
在高寒的山區(qū),還有另一種顏色艷麗的地衣茶生長在那里—紅雪茶,用它泡的茶湯色澤鮮艷,猶如葡萄酒般誘人。藥書記載:具有消炎、鎮(zhèn)痛、降血脂、除風濕、健脾胃、清心開竅,補血養(yǎng)心等功效,對高血壓、冠心病、肥胖癥、神衰體弱等有明顯作用。 紅雪茶(Lethariella)也包含了兩個物種,金絲刷和金絲帶。他們生于海拔3600~4200米的枯柏樹(Juniperus sp.)干及杜鵑(Rhododendron sp.)枯枝干,以及巖石表面。主要分布于西藏、四川、云南等?。挥《?,尼泊爾也有分布,是喜馬拉雅地區(qū)特有物種。 1. 金絲刷,又名:金刷把(別名:鹿心茶、紅雪茶、松石蕊)Lethariella cladonioides (Nyl.) Krog s. str. 其主要特征為:地衣體灌叢枝狀,質(zhì)地堅硬,直立或半直立叢生,高5~10厘米,以基部固著于基物;二叉式分枝稠密,表面橙黃色至土紅色,主要化學成分為:黑茶漬素、降斑點衣酸、茶痂衣酸、松蘿酸、綠樹發(fā)酸等。
2. 金絲帶(別名:紅雪茶、綠樹發(fā)、金腰帶)Lethariella zahlbruckneri(Du Rietz) Krog, Norweg. J. Bot.主要特征為:地衣體絲狀懸垂,柔軟,長10~30(~50)厘米;主枝直徑2~5毫米;表面橙黃色至土黃色,主要化學成分為:黑茶漬素、卡那利、鱗衣酸、三苔色酸、降斑點衣酸。
這些美麗的雪茶生長在高海拔的寒冷山區(qū),雖然采摘起來非常不易,不過使用起來卻非常簡單,只需將采到的地衣體除去雜質(zhì)并清洗晾干以后,便可用來泡制茶湯。 地衣茶雖然生長在高寒山地,挨得住嚴寒和強烈的陽光,但他們卻無法忍耐人類聚集的都市環(huán)境,輕微的空氣污染就會讓地衣無法承受而導致其解體,這就是我們幾乎無法在城市里找到地衣的原因。由于地衣是真菌與藻類的特殊共生體,現(xiàn)階段的科學研究尚未發(fā)現(xiàn)其共生機制,這就對它的人工培養(yǎng)造成了極大的困難,想要大量的人工培養(yǎng)地衣并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近些年來隨著地衣茶知名度的增加,越來越多的地衣被采集并制成雪茶商品售賣,在滇西北地區(qū),當?shù)厥袌龀36寄芸吹窖┎璧嫩櫽?。?jīng)常搞野外工作的我們已經(jīng)發(fā)覺,這些雪茶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越來越難找到,分布的范圍也越來越小。人們只考慮了眼前的商機,卻忽略了地衣生長的速度遠遠趕不上人類采集的速度,加之日益嚴重的環(huán)境污染問題,地衣已經(jīng)成為了一種越來越珍稀瀕危的野生資源。不同于珍稀瀕危動植物,地衣還沒有相關(guān)的保護法規(guī),合理的開發(fā)利用和保護這一資源已迫在眉睫。
|
版權(quán)所有 Copyright © 2002-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,All Rights Reserved 【滇ICP備05000394號】
地址: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:650201
點擊這里聯(lián)系我們